首页

艾彩丝袜视频网

时间:2025-05-25 20:40:48 作者:深观察丨“对等关税”暂缓期即将过半 美国内外处境都不妙 浏览量:12611

 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《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》。公报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,达到30782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1%,延续较快增长势头。

  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是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直观体现。回望2012年,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刚突破1万亿元,2019年突破2万亿元,如今就已突破3万亿元,特别是最近7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,足以说明我国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的态势。而从总量上来看,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上已经位列世界第13位,介于欧盟(2.2%)和OECD国家(2.7%)平均水平之间,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。

  具体看公报,可以找出几个亮点: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提升,增速比R&D经费快1.3个百分点,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,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;二是企业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,企业对R&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到84.0%,比上年提升4.6个百分点,是拉动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;三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,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,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研发投入跻身“千亿省份”行列。

  这些亮点固然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,但是从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上看,基础研究依旧是研发活动的短板。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“总开关”,它所代表的原始创新能长久传导到技术创新、应用创新。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,我国R&D经费中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结构比例相对失衡,对试验发展的投入比例常年保持在70%以上,2022年更是在82%以上。体现在结果上,就是模式化的创新比较常见,但以复杂的、底层支撑性技术和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新相对匮乏。

  进一步来看,科技创新也存在资源配置重复、科研力量分散、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。比如,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,但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,企业投入则在低位徘徊,同时,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,存在产学研脱节、成果转化夹生等现象;另一方面,企业虽然是经费投入主体,但其转化项目大多属于“短平快”项目,较少组织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系统性、协同化、集成性攻关,应对“卡脖子”问题乏力。

  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,研发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有效使用,将持续激发出创新活力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同时也要看到,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,我国研发投入在规模、结构和效能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。针对这一点,尤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,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、成果应用转化、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,聚焦对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,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投入,着力提高资金利用效能。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耶伦:健康的经济关系将为美中两国带来显著益处

刘韦评讲述说,有一年,在张掖市残联支持下,他注册成立了甘肃省轮椅军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吸纳了20多位残疾人。但彼时没有工作场地,他便将自家房屋“充公”,周一至周五安装电脑用来办公,并个人出资动员母亲为大家提供餐饭。

商务部:超六成“外资24条”政策举措已落实或取得积极进展

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也将于近期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本次林木展国外参展企业数量、展览面积占比均达20%以上。目前,德国、加拿大、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企业确定参展,其中包括欧洲爱生雅集团,瑞典国家木业集团、索达木业,德国迪芬巴赫集团、威力集团,奥地利哈斯拉赫集团,加拿大西部林产公司,印尼金光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。(完)

当黄埔“招商大年”遇见广州投资盛会

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

记者:4月以来,多位东南亚政要也相继访华。您如何评价近期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交往?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,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交往走出怎样的亚洲相处之道,对国家间交往有何借鉴意义?

12月6日至8日,藏北高原西藏申扎“赶大集”

会谈后,赵乐际和崔龙海见证签署了中朝互免外交公务签证、经典著作互译出版、海关检疫、广播电视、邮政快递等领域相关合作文件,并共同出席朝方为中国党政代表团举行的欢迎宴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